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在乐师 >> 正文

【对标竞进 争创一流】融合发展 协同育人 ——新农科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实验班系列报道之一

  • 浏览量:
  • 日期:23-06-06 14:27
  • 作者:罗越
  • 来源:生命科学学院
  • 审核人:杨益

本网讯(文、图/罗越)我校积极探索“融合发展”教学改革,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农科教结合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精神,加强培养学科交叉产教融合人才,努力创建特色产业学院,3月公布了《乐山师范学院新农科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实验班工作方案》,在学校领导和各学院的大力支持下,遴选了来自十个学院的共计40名学生作为首批学员。

实验班采用“导师引领、项目驱动、成果导向”的培养模式,打造多学院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共同体”,探索出一套具有学科特色的新农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1+N”的新农科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实验班以“学科交叉”和“产教融合”为显著特色,特别注重“四商(德商、智商、情商、创商)”的培养,以OBE教育理念为指导,努力培养出具有远大理想抱负和家国情怀(德商),具有看家本领并能引领行业(智商),心理健康、懂事感恩、礼仪素养、人际关系好且有发展潜力(情商),具有创新、创业、创造、创意能力(创商)的新时代受欢迎的俊才,尤其是适应和引领昆虫创意产业的优秀人才。

4月22日晚,新农科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实验班(以下简称“实验班”)在乐山师范学院昆虫资源研发基地举行开班仪式和授课,主讲教师曹成全教授精心准备为同学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实验班开课以来,陆续有近二十名同学慕名而来成为旁听生参与学习。

目前,实验班已经进行五次联合授课,内容涉及“四商”训练、昆虫知识、昆虫创意产业、学科交叉融合等内容,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所有同学共凝练组建了六大训练项目和团队,分别是“昆虫对特殊人群的早期干预和康复理疗”、“萤火虫旅游综合体的打造”、“萤火虫科普馆设计及科普研学资料开发”、“萤火虫及相关昆虫系列文创产品开发”、“萤火虫主题循环生态农场的打造”、“昆虫美食开发”。班级同学激情高涨,摩拳擦掌,全部投入到32个学时的创新创业实训中去,体念“下河游泳”的实操训练,9月底各小组将以提交实训作品的方式考核结业。

经过一个多月的集中训练,同学们感受到了实验班不一样的风格和满满的收获。

20级制药工程的邱浪花同学说:“为什么看不清脚下的路?我时刻询问自己是不是也为了学而学,直到来到实验班,我找到了答案。我重新回到大学的轨道,不再重复忙忙碌碌却又碌碌无为的生活。实验班会给我足够的信心和知识,让我重新出发。”

22级教育康复学专业的叶敏同学说:“曹教授对我们说,要打破专业,打破藩篱,打破围墙,全面锻炼,全面提升,融入社会。练就真实本领,以不变应万变。这是老师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孜孜以求的目标。我们在“四商”指导下,在实验班里提升了自己,“四商”引导我们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激发潜能,成就自我。”

22级教育康复学专业的李杉同学说:“实验班的开展以及曹老师的授课,让我们跳出了以往那种根深蒂固的固定思维。研究是可以跨专业的,是可以进行学科间交叉融合的。以前老是觉得做研究、创业应该是985、211院校学生来做的事,二本院校学生怎么会和科研扯上关系,但是曹老师给了我们这个平台,让我们也有机会接触到创业和科研,再加上曹老师本身有着丰富的创业经验以及相关知识,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学生没有的资源。”

22级教育康复学专业的王亚林同学说:曹老师的第一堂课就让我对自己有了新的思考,原来大学的精彩由我做主。“四商”这个词是我第一次听到,是曹老师让我知道了创商、德商、逆商。曹老师的一句“如果你是老板,你会雇佣自己吗?”让我开始“三省吾身”。

上一条:我校成功举办考研公考考试系列讲座

下一条:【对标竞进 争创一流】生命科学学院召开动植物检疫专业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