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李月 图/杨爽)4月23日,学校召开2025届毕业生就业创业“百日攻坚”工作会。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的意见》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视频会议的精神,分析研判2025届毕业生就业形势,安排部署毕业生就业创业“百日攻坚”工作。学校党委书记、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进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方裕主持。
会议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检验高校服务社会能力的“试金石”,更是办学质量的“晴雨表”。面对当前就业去向率的波动,既要看到外部环境压力,更要深挖内部深层矛盾。要认清形势、找准症结,在直面挑战中坚定就业信心。一方面要科学研判外部挑战,积极应对宏观环境承压,区域竞争加剧,学生观念转变的三重压力叠加冲击。另一方面要清醒认识内部短板,破解师范性与应用性失衡、现有学科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匹配度不足、就业教育指导系统性与个性化衔接不紧密,主体参与不平衡等局面。
会议强调,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坚持靶向攻坚、多维突破,构建“四侧融合”就业生态,实施“强基、拓源、赋能、暖心”为主题的“百日攻坚”行动,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一是要强基固本,深化供给侧改革。要深化产教融合机制,动态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二是要拓源提质,打通需求侧堵点。要持续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开拓基层就业增长极,激活校友资源网络。三是要赋能增效,提升服务侧能级。要构建全程化生涯教育体系,打造数字化就业平台,强化重点群体精准化帮扶。四是要暖心护航,厚植文化侧底蕴。要大力弘扬“乐师精神”,讲好“乐师就业故事”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会议要求,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构建全员参与的就业生态。一是要拧紧责任链条,构建“三级联动”攻坚体系。全面贯彻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要求,努力形成全校“一盘棋”的就业工作格局,全力破解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局。二是要严格督战问效,健全巡察、约谈、激励“三个机制”。三是强化资源供给,打造“三位一体”保障矩阵,加强毕业生就业权益维护和就业安全教育,持续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朝晖、汪天飞出席会议,各教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党委副书记、毕业班辅导员和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