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想讲坛 >> 正文

外国语学院参加第九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

  • 浏览量:
  • 日期:25-03-24 09:03
  • 作者:徐波
  • 来源:外国语学院
  • 审核人:江世勇

本网讯(文图/徐波 )3月21日至23日,第九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论坛以"聚力创新 全球卓越"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高校外语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教师代表及行业同仁2200余人参会。我校外国语学院徐波教授参会,围绕外语教育数字化转型、智能驱动的高校外语教学生态等前沿议题与参会代表展开深入交流。

开幕式上,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贾文键为论坛开幕致辞,他强调外语教育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深化"三进"工作,推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融入教材与课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武世兴副司长在主旨报告中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推进外语教育课程思政内涵建设,有效融合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要强化外语领域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创新“外语+专业”“专业+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关键安全领域涉外人才培养。会上,北京外国语大学国家全球语言(含小语种)服务平台正式发布。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何莲珍教授表示,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育应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专业本领的高素质人才,助力教育强国建设,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论坛期间,武世兴副司长、孙有中教授、何莲珍教授和王芳社长共同为全新出版的《理解当代中国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四新”大学英语系列教材揭幕,为外语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资源支撑。

在专题论坛环节,徐波重点聆听了"智能驱动的高校外语教学生态重塑“ “服务国家战略的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等议题讨论。此外,在"多方联动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专题中,深入学习了地方高校通过产教融合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创新案例,为我校推进"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

本次论坛为外语教育改革路径提供了新的参考。一是以"三进"工作为引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内容体系;二是深化产教融合,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协同育人机制;三是强化数字赋能,通过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外国语学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外语能力+专业素养+区域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应用型外语人才。

上一条: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邓健撰文登《中国教育报》

下一条: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参加四川省旅游学会2025主题年会暨新质生产力赋能文旅咖荟大讲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