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图/杨婷婷)5月22日,在乐山市委组织部和夹江县委组织部、沙湾区委组织部的通力合作下,我校“乡村振兴后备人才育苗班”第六期和第七期共130余名学员走进夹江县、沙湾区等特色产业基地,通过“理论教学+田间实操”模式开展现场教学。本次活动聚焦现代农业转型升级,遴选甘江镇金银河村蔬菜全产业链、甘江镇新生村农旅融合、沙湾明仕农业循环经济三大标杆点位,为青年人才提供可复制的乡村振兴实践样本。活动由学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佘万斌带队,乐山市委组织部、学校创新创业学院、教学部、学工部等相关人员参加。
金银河村智慧农业产业园里,学员们在7100亩蔬菜基地观摩“农资超市+仓储冷链物流”的产业发展和农资配套、社会化服务一体化系统,听负责人介绍村基本情况。金银河村主导产业以蔬菜种植为主,目前建起了日吞吐量1200吨左右的冷链物流冻库,建成蔬菜出口备案基地4000亩,所种蔬菜直销成渝双城区、港澳地区等,建成的百里水乡现代蔬菜产业园完成了从一粒种子到餐桌的一条龙现代种植模式。更以科技为笔,绘就出了智慧农业新图景。
在新生村金品葡萄合作社,负责人为学员们详解新生村以“葡萄+四季豆”立体种植模式。据介绍,全村350余户种植葡萄3000余亩,种植蔬菜4000余亩,通过果蔬冷链物流阿里巴巴下线盒马生鲜包装蔬菜网上销售平台大力提高新生产业知名度。在这里,学员们体验盒马生鲜订单分拣流程,更解锁了“藤上结果、架下生金”的共富密码。
在明仕农业循环经济基地,蛋鸡养殖场全自动运输系统正进行着精准的“鸡蛋配送”,80万羽蛋鸡养殖场的粪污处理系统引发学员们热议。企业负责人展示“鸡粪→有机肥→桢楠林→中药材”的闭环经济模型,学员们在500亩小叶桢楠林和8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找到了效益、社会、生态的平衡,也看到了未来农业的方向。
本次现场教学将通过师生共研项目的形式形成15份调研报告或策划方案,并建立“学员-基地”长效对接机制,推动学员主导项目落地并产生显著经济效益,形成可复制的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耦合的“田间双创室”育苗班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