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图/秦奋)4月28日,2025年全省普通本科高校教学工作会议暨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工作推进会在成都召开。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党组成员毛端喜参加会议并讲话,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谢亮冯主持会议。全省52所普通本科高校分管负责同志、教务处长以及教育厅相关处室(单位)负责同志参会。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汪天飞出席会议,并以《强化“四力”协同育人,纵深推进创新教育改革》为题作交流发言。
汪天飞指出,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从顶层设计、课程教学、培养模式和资源平台等方面,系统谋划、深入推进创新教育改革,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是注重顶层设计,注入创新教育“驱动力”。以创新素养为培养目标,出台系列制度文件,理顺工作机制和工作思路,不断增强创新教育改革的内驱力。二是改革培养模式,增强创新教育“适配力”。围绕拔尖、行业和复合三类创新人才培养,开展多样化人才培养改革探索,不断增强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配度。三是深化课程建设,夯实创新教育“支撑力”。推动创设三维创新课程和融合发展课程,以高质量的课程体系和高阶性的教学理念支撑创新教育改革探索。四是打造训练平台,提升创新教育“实践力”。强化学科竞赛和创新训练的系统化管理,打造多维实践训练平台,着力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近年来,学校扎实推进创新教育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获国家级、省级立项各类课程148门,出版教师教育、文化旅游等校本特色教材50余部,创新创业教材11部,立项省级以上教改项目70项,新增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学科竞赛获国奖1481项。他表示,2025年学校将在成功获批硕士授权单位的新发展阶段上,努力开创创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会议强调,要深刻认识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的重要性、紧迫性,有组织加强国家重大战略急需人才培养,加快推进存量学科专业的迭代优化,持续深化“就业—招生—培养”联动机制改革。推动高校分类评价改革,构建特色发展新格局。要建强教学核心要素,强化课程思政价值引领,深化课程教材建设,加强创新教育,提升人才培养硬实力。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全链条育人体系。要推进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加快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要建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