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蒋佩璇 何欣悦 图/李小琴 潘鑫毓)为了深入理解并传承抗美援朝精神,弘扬革命先辈意志,开拓红色文化宣传途径,近日,乐山师范学院抗美援朝实践队前往成都市大邑县建川博物馆进行社会实践,以期抗美援朝精神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生活之中。
团队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五年来,不断与乐山市传承铭记会携手开展志愿服务老兵活动、宣讲相关精神并积极探索传承的方式与意义。在此之前,团队已然做出了充分的准备——开展四川省内抗美援朝老兵信息收集整合、拜访、慰问老兵并前往大中小学、社区、企业进行相关宣讲以及开展老兵聚会等志愿活动,团队成员以极高的热情与积极性,参与到传承抗美援朝精神的活动之中。为了此前的工作与此后的传承能够带动社会上更多人员的参与,也为了抗美援朝精神更加具有时代意义,团队以“挑战杯”为支撑,为这条延续多年的道路寻找新的方向。启程前,实践队的王一鸣老师和廖翔老师与全体队员进行了深入研讨及交流,指导团队成员如何明确实践方向与实践重点,在以往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创新。两位指导老师以其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社会经验为团队此次的建川博物馆之行保驾护航。
上午,团队成员共同乘车前往建川博物馆,以其中抗美援朝博物馆为中心开始参观。进入博物馆,队员们认真聆听着工作人员的讲解,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于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博物馆的布局与设计独具匠心,每一个单元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从缴获的敌军装备到志愿军使用过的简陋物资,每一件展品都在默默诉说着当年战斗的艰辛与惨烈。尤其是那些泛黄的照片和生动的影像资料,将战士们坚定的眼神和无畏的姿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参观过程中,一面挂满志愿军战士家书的墙壁让人震撼。这些家书字里行间洋溢着对亲人的思念,更表达了他们保家卫国的决心。读着这些家书,仿佛能听到他们低沉而坚定的话语,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柔情与坚韧。
功勋墙下,队员们齐声说着“向最可爱的人致敬”,他们以铿锵有力的声音向最可爱的人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这一刻,光阴骤然交汇,见证着这份跨越时空的敬仰与缅怀。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正义的较量,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勇敢与智慧,凝聚了全国人民的力量。博物馆中展示的各类武器和战术布局,让人深刻体会到志愿军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凭借顽强意志和出色战术与强敌进行殊死搏斗的英勇事迹。
参观的最后,队员们都不约而同地驻足在一叠放有抗美援朝老兵红色手印玻璃展柜前。见到了乐山市传承铭记会所捐赠的熟悉的手印,队员们都很高兴,因为作为乐山市传承铭记会的青年志愿者,能够在建川博物馆见到这份手印,这说明,我们所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抗美援朝精神将更加深入人民群众之中!而这份手印在时光流逝,昔日老兵逐渐离去的情况下,显得弥足珍贵。这也是我们铭记传承的意义所在,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抗美援朝精神永垂不朽。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精神,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而如何更好地传承这份精神,将意识变为物质,让精神指导实践,便是团队所要探讨的方面,在参观了建川博物馆后,也让队员们得到了新的启发。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在爱国主义旗帜感召下,同仇敌忾、同心协力,让世界见证了蕴含在中国人民之中的磅礴力量,让世界知道了‘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抗美援朝精神历久弥新,我们的传承与宣讲,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