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第四届全国林木基因组与现代种业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 浏览量:
  • 日期:25-11-04 08:56
  • 作者:融媒体中心
  • 来源:生命科学学院
  • 审核人:杨益

本网讯(文图/融媒体中心)11月1日至2日,由中国林学会和林木遗传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乐山师范学院与乐山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共同承办的第四届全国林木基因组与现代种业研讨会在我校顺利召开。来自中国林学会、中国林科院、林木遗传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国际竹藤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四川大学等单位的领导嘉宾、专家学者及师生代表共计110余人参会。

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陈幸良、副秘书长曾祥谓,中国林科院副院长王军辉、林木遗传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曾庆银,以及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李方裕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农向主持。

李方裕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发展概况及林学学科建设进展。他指出,学校依托乐山丰富的竹类资源优势,已构建起以林学为核心,生态学与环境科学为支撑,食品科学、人工智能交叉赋能,碳汇科学与技术为前沿延伸的农林生态学科集群,在良种选育、竹类病虫害防控、竹基新材料、竹林康养等领域形成了较为集中的科技创新动能。他希望与会专家为学校林学学科建设问诊把脉、多提宝贵意见。

王军辉在致辞中表示,本届研讨会以“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林木现代种业”为主题,既延续了历届学术脉络,也直面产业瓶颈、积极拥抱科技变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前瞻性,必将为林木种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曾祥谓指出,本次研讨会设置了“林木种质资源与功能基因组学”“竹功能基因挖掘与资源创新利用”等四个专题,兼顾理论基础与产业需求,特别是竹资源专题紧密结合乐山及西南地区特色,体现了学术研究服务地方发展的导向,期待与会专家深入交流、碰撞思想。

曾庆银在讲话中回顾了研讨会的创办背景、发展历程,解读“兼容并包,和谐交流”的会议宗旨,并呼吁更多科研力量投身林木领域研究。

在大会主旨报告环节,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中国林科院王军辉研究员以“珍贵树种云杉遗传改良研究进展”为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农业大学朱作峰教授以“非洲栽培稻驯化的分子机理及优异基因挖掘”为题,国家级青年人才、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技学院院长黄琳凯教授以“狼尾草基因资源挖掘与育种利用”为题,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农向教授以“地方高师院校赋能区域竹产业升级的探索与实践”为题,分别作了精彩报告,为林木产业与现代种业发展提供了前沿视角与战略指导。

专题报告环节,山东省林科院李善文研究员、中国林科院陈益存研究员、成都大学胡建平教授围绕“林木种质资源与功能基因组学”作报告;东北林业大学李成浩教授、南京林业大学薛良交教授、北京林业大学盖颖教授就“林木重要育种性状的遗传调控”展开交流;北京林业大学李伟教授、四川大学王婧教授、北京林业大学杜庆章教授围绕“多维组学背景下的林木智慧种业”分享研究成果;国际竹藤中心刘广路研究员、乐山师范学院林涛教授和伏秦超副教授则聚焦“竹功能基因挖掘与资源创新利用”进行专题汇报。

此外,来自东北林业大学、乐山师范学院等全国多所高校的专家及来自四川大学、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8位研究生在会上围绕林木分子生物学、遗传育种与抗逆机理等领域,作了精彩的学术交流报告。本届研讨会不仅为林木遗传育种领域搭建了高效的学术交流平台,也集中展现了资深学者的研究积淀与青年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系统呈现了我国林木基因组研究与现代种业发展的最新成果,为林木产业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与技术参考,对推动我国林木领域科技创新、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条:刘进带队开展2026届教育实习调研、检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