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在乐师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线上教学典型案例报道——张伟荣老师:努力做到“四个坚持”不断提升教学能力

  • 浏览量:
  • 日期:22-09-28 16:46
  • 作者:张伟荣
  •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 审核人:赖伟


本网讯(文、图/张伟荣第三周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落实学校各项要求,继续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开展线上教学。在此期间,张伟荣老师全面总结自身线上教学工作经验和心得,提炼为努力做到“四个坚持”、不断提升教学能力的系统工作方法,有较高借鉴意义。

第一,坚持问题导向,重视教学反思。网络授课是一种新尝试,有很多地方需要不断摸索和反复改进。因此,有必要在线上教学结束后,根据授课情况做好教学反思,如:课堂纪律管控是否有待提升、是否做到针对不同专业班级分析具体学情,等等。在之后的授课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逐一改进不足之处。面对类似问题,张伟荣老师采取了利用学习通等软件签到、增加随机抽人互动频率等方式,确保学生出勤率和课堂参与度。另外,通过交谈调查、课堂问答等方式了解学生知识储备情况,进而针对不同班级对授课内容做出适当调整。

第二,坚持以听促学,以听促教。作为新入职教师,张伟荣老师积极旁听其他教师的线上课堂,尤其注重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上课技巧,在听课和交流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和课堂管理能力。


第三,坚持学生主体地位,提高课堂参与度。通过不断调整教学方式方法,张老师的线上课堂总体反馈良好,基本达到预期教学目标。但是,仍然存在个别学生挂机上课、不认真听讲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张伟荣老师有针对性地增加课堂讨论交流频率。例如,让学生研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曾出现过哪些盛世?它们最终都走向衰落,为什么?”等问题,并对学生的讨论发言进行分析,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领域分别加以讲解。再如,有关历史周期律问题,张老师先请同学们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提出各自的观点和疑问,再通过黄炎培和毛泽东就中国历史能否跳出周期律的“窑洞对”引出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律支配的“两把钥匙”,给出令学生信服的解答。


第四,坚持结合时事,提升学习兴趣。张老师注意到,在线上授课过程中,恰当地结合时事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9月20日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时提到2021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达18.5%这一数据,张老师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信息在授课中的案例价值,将其融入课堂,向同学们同时列举1820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33%、1950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4.5%、2021年则占18.5%这一组数据,帮助同学们更加具体有效地感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坚定了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上一条:2022年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评选大会圆满结束

下一条:抗震救灾赴一线 网课学习不耽误 ——马院学子积极参与抗震救灾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