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在乐师 >> 正文

我校开展科学发声与嗓音保护专题培训

  • 浏览量:
  • 日期:22-09-23 14:14
  • 作者:黄宽娜
  • 来源:校工会
  • 审核人:向清祥

本网讯(文/黄宽娜 图/刘兴龙)为帮助我校教师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更好地保护一线教师的嗓音,预防职业病,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关怀下,校工会主办的首场“如何掌握科学发声与嗓音保护”的专题培训于9月22日下午4点在音乐学院邦泰音乐厅顺利进行。

培训由校工会副主席黄宽娜主持,音乐学院副教授吴映春主讲,吴老师是乐山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曾获文化部第十届中国西部民歌大赛金奖、第二届中国青年男高音声乐大赛金奖、第八届韩国春川国际声乐大赛金奖。来自各分工会50余名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嗓音疾病占比在教师职业病中的排名第一位,一线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之时,时常会出现声带疲劳、声音沙哑、和声带疼痛等症状,甚至导致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病变。吴老师从声带为什么会受伤、常见错误发音、如何正确运用气息、如何正确科学用嗓等方面,为大家分析了教师嗓音疾病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生动地讲解了如何在讲课中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如何避免对声带的损害,有效进行嗓音的保健,并结合一些简单的发音练习,让老师们进行了切身体验和感受,从而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育人水平。

培训持续一个半小时,现场反响热烈。在互动环节时,老师们积极参与,踊跃提问,吴老师耐心解答。参加第一个现场成果展示的李洋华老师来自外国语学院,她表示培训真的是干货满满:“讲座不仅让我了解到自己以前用嗓方式的错误在哪里,也让我了解了一些科学发声的基础方法和日常练习方式。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一线老师,因为不会科学用嗓,每学期咽喉炎都会犯,有1-2周会严重到不能说话。非常感谢学校组织这样的活动,对于老师来说,真是护嗓及时雨。”

学校校医院院长向方桃在培训中说到:“临床常见职业病如慢性咽炎、声带小结等疾病,即使吃了药或做了手术治疗后好转,但如果发生习惯得不到纠正,嗓音病变会再次发生,科学的发声调动整个胸腹的呼吸肌来配合,声带不容易疲劳,所以我们可以学一学用唱歌的嗓音技巧来说话。”

数理学院侯利元老师说:“吴老师在幽默中将我们代入了“西游记的世界”,一人分饰三个角色,让我们领略到声音的魅力!随着学习发音技巧的深入,了解到原来发声的有胸腔,鼻腔,头腔,咽腔。从婴儿哭泣技巧到“笑得肚子都疼了”,生动幽默的得出腹式呼吸的优点,知道了保护声带的技巧,知道了气息的重要性!由衷感谢吴老师和组织这次培训活动的领导与老师们,也希望自己以后能够成为讲台上一展“歌喉”的“super star”,让声音提高自己课堂的教学效果。”

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李丹老师说:“今天培训的主讲老师很有激情,不仅讲了发声的理论,所涉及的肌肉群,还带老师们一起逐步从易到难练习并纠正了错误的发声习惯。我们课后也要按照老师要求的方法进行训练。希望学校能将活动持续深入,让更多老师可以从中受益,都有一副好嗓子。”

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杨益说:“我在教学竞赛观摩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声音在教学活动中的魅力,教师的声音是传递情感信息的特殊语言,声音的力量可以赋予课堂更丰富的生命。感谢工会组织这次科学发声和嗓音保护的培训,解决了自己困扰已久的问题,希望能继续像吴老师学习,也期待更多的老师加入到学习的队伍中。”

全体学员在“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回音中,意犹未尽的结束了学习,大家也对下一次的培训充满了期待。校工会将继续紧密联系教职工,倾听教职工的呼声,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教职工服务的理念,竭尽全力帮助解决教职工后顾之忧,让大家安心教书育人,为实现学校“1329”发展战略目标,同心同向、同心同行。

上一条:审计处党支部举行换届党员大会

下一条:音乐课堂是有生命力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