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黄陈英、图/许玲蛟)2025 年 4 月 11 日下午,由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互联网自然语言智能处理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川西南空间效应探测与应用实验室、乐山人工智能现代产业学院等多个单位联合主办的 “CCF 进校园” 系列学术讲座在我校特教 C501 教室隆重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了张岳、徐睿峰、钱铁云、王中卿等四位在人工智能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为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的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知识的盛宴,吸引了众多师生积极参与。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金澎院长主持会议。本次会议在腾讯会议上同步进行,现场有60多人参加会议,线上有350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首先苏州大学的王中卿副教授给在座的师生们进行了开场介绍,详细介绍了CCF-NLP(中国计算机学会自然语言处理专委会)的基本情况,还介绍了专委会承办CCF大数据与计算智能大赛的基本情况。
西湖大学教授、工学院副院长张岳率先开讲,讲座题目为 “AI 科学研究加速 — 自动的知识整理和写作”。张岳教授学术履历辉煌,2003 年于清华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本科学位,2009 年在牛津大学斩获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并在剑桥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他在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成果丰硕,著作及担任编委、获奖经历不胜枚举。在报告中,张岳教授分享了实验室在文献调研和论文撰写方面的前沿工作,展示了 AI 如何全方位助力科学研究效率提升,从智能推荐文章到自动撰写综述,再到全流程的论文创作及修改,为师生们打开了全新的科研视角。
紧接着,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智能学部副主任徐睿峰教授带来了 “大模型时代的情绪理解与情绪支持” 的精彩报告。徐教授身兼数职,在多个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领导角色,在自然语言处理、情感计算等研究方向成果斐然。他在讲座中深入剖析了大模型时代下情绪识别、对话情绪识别等领域的最新进展与研究心得,让师生们深刻认识到情绪理解与支持在人工智能研究及实际应用中的关键意义。
随后,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钱铁云以 “大语言模型对齐:从通用对齐到个性化对齐” 为题展开讲座。钱教授作为相关领域的资深学者,在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主持多项重要课题,论文发表及会议任职经历丰富。此次讲座中,他围绕大语言模型通用对齐和个性化对齐的发展趋势与技术演进进行探讨,特别是对极具挑战性的可扩展监督及多模态场景下的个性化对齐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师生们在大语言模型研究方向上提供了新的思路。
最后,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王中卿带来了 “结合大语言模型的文本隐喻分析” 的报告。王教授在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成果显著,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并承担多项科研项目。他详细阐述了文本隐喻检测以及通感现象检测的相关研究,从语料库、检测方法到最新研究成果,让师生们对隐喻分析这一复杂而有趣的研究领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此次 “CCF 进校园” 系列学术讲座的成功举办,为我校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的师生们提供了与顶尖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学习的宝贵机会,师生们在会议上积极发言,与专家互动。本次会议拓宽了师生们的学术视野,激发了大家对人工智能前沿领域的研究热情,对推动学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