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图/张茂一)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动中共党史党建学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中共党史党建学知识体系,3月22日,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社会主义发展史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基地”、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党精神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21世纪社会主义发展论坛暨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与中共党史党建学知识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大学顺利举行。来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四川大学、江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湘潭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华师范大学、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中共成都市委党校、乐山师范学院等众多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学者,以及《中共党史研究》《中国共产党》(人大复印资料)《教学与研究》《探索》等杂志的资深编辑参加此次学术研讨会。开幕式由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洪树教授主持。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四研究部副主任胡长栓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党史党建学科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党史党建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对党史党建学科知识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这赋予了党史党建学科专家学者们新的历史使命和任务。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蒋永穆教授向出席本次研讨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会议共有四个阶段的专家发言,并由点评专家进行评议。
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茂一副教授受邀参加会议,并以《“三维五性”:马克思恩格斯党性思想的内涵框架及深化理解》为题作了主旨发言,张茂一立足马克思恩格斯经典建党理论,分析了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党性思想内涵的思想理论维度、政党组织维度和精神信仰维度,并从政治理论的科学性、政治立场的阶级性、理想信念的坚定性、组织纪律的严肃性、政治实践的革命性等五个方面阐释了马克思恩格斯党性思想内涵的基本特性。“三维五性”内涵框架的提出,得到了与会专家的认可、引发了与会学者的讨论。
闭幕式由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刘渊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陈家刚教授作为会议代表发言,他对会议形式和主题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强调,在党史党建研究过程中,需要用理论关照素材,对现实问题有所观察,紧密跟踪前沿问题,对基本概念、基本范畴有所把握,将学术研究与中国情怀紧密联系在一起。
参加此次会议,既分享了研究心得、砥砺了学术品质,又对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